7月9日,商洛市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商州、丹凤、商南、山阳和镇安出现暴雨,造成部分乡村道路被毁,房屋受损,多台车辆被淹。面对汛情,商洛市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5609户10481人,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10日降水渐歇,全市受灾区域恢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7月9日,受强降雨影响,商洛境内的银花河、金钱河下游,丹江支流西河和白玉河等5条河流6站出现洪峰6次,冷水河、银花河出现超警戒洪水2次,受灾最严重的是山阳县漫川关镇,据统计,此次水灾造成全镇9个村受灾,严重损坏房屋90户266间、倒塌房屋6户21间;农作物受灾95公顷;镇区约3平方公里进水,淤泥杂物堆积严重。洪灾发生前,山阳县委政府及镇政府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危险区域群众紧急撤离,全镇共撤离2006户3561人,其中,万福河沿线及镇区、沿河街道商铺撤离1885户3259人,无人员伤亡报告。
据当地住户介绍,7月9日上午,漫川关镇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汛期敲门行动”,逐户上门排查隐患、传递预警,对危险区域的居民进行劝导并协助转移至安全避险场所。
7月10日下午,记者从山阳县漫川管委会了解到,当时道路上水深约20厘米,地势较低的居民家进水近1米深。“漫川古镇景区在汛情前已发布闭园公告,景区内受损不严重,无滞留游客,景区停车场里有部分车辆被洪水淹没,目前已协助车主对接保险公司进行后续理赔程序。7月9日下午雨停洪水退去后,从山阳县城赶来的排涝车积极开展抽水工作。随后抢险人员又对街道十四五厘米厚的淤泥进行清理,7月10日下午,漫川古镇街道大部分淤泥已处理,预计7月11日前可清理完毕。”
记者从山阳县漫川关镇政府获悉,灾情发生后,山阳县、漫川关镇和各社区、村委会立即组织开展灾后恢复。“我们通过‘专业力量+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自救’相结合方式,清障清淤、基础设施抢修有力推进,出动装载机28台次、挖掘机13台次,山阳县消防、武装、公安、交通等部门以及镇村干部、志愿者300余人参与。截至7月9日18时,全镇通讯恢复正常,古镇社区、闫家店社区、小河口村、南坡4个村电力恢复正常。”漫川关镇政府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表示,7月10日下午,漫川关镇万福村电力及镇区饮水、网络正在加快抢修,古镇社区、闫家店社区淤泥正在有序清理,对转移的群众吃住问题已做好全面保障工作。
据悉,7月10日,在漫川关镇灾后恢复过程中,外省一些企业也加入了支援,陕建十七建西十高铁漫川关项目的90余名施工人员和4台施工机械和山东富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组织11名工作人员助力当地灾后恢复……截至7月10日18时,镇区清淤工作已接近尾声,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
3条县际班线个镇(办)除延坪镇交通中断外,其余17个镇(办)交通恢复正常;商漫高速全线通行;水阳高速户家塬镇至柞水方向交通管制,其余收费站正常通行;G242板岩镇青粱寨段、南宽坪镇安家门段两处道路中断,已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及行人通行。G345已抢通,正常通行;S204、S314、S519三条省道通行正常,局部路段存在轻微塌方和落石;全县33条县乡道中,26条部分路段存在落石风险,剩余7条因水毁导致交通中断。
7月10日,山阳县至西安、商州、渭南三条县际以上班线正常运营,山阳县城至银花/中村、户塬、小河、元子街通村客运线路暂时恢复,其余班线时,全市已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5609户10481人,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商洛仍有不同程度的降雨。针对强降雨天气,各区县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坚守防汛一线小时轮班值守,实时监测雨情、水情。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程娟
7月10日上午10时许,华阴境内国道242线华金公路塌方路段,工作人员正驾驶着机械清理落石、淤泥等,全力完成便道施工,恢复群众的通行。
据悉,近年来,四川凉山、贵州毕节等地施工工地遭遇洪涝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近期,河南南阳、甘肃白银等地发生局地暴雨洪涝造成野外建设工程施工人员群死群伤事件。这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风险意识淡薄、防汛责任不落实、预警“叫应”不到位、转移避险不及时甚至“假应答”“假转移”等突出问题,教训十分深刻。
通知提出,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救灾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充分认识做好施工工地安全防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必须压实工地防汛安全责任,相关部门要把本行业领域建设施工工程防汛救灾工作纳入安全监管范围,各省市特别是县级层面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健全企业内部从上到下直至项目部、施工班组的防汛责任制。必须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各地要立即组织开展一次野外施工工程汛期安全隐患大检查。必须到点到人实施预警“叫应”,要明确属地相关部门与工地营地防汛责任人之间监测预警信息传递方式,建设、施工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实时接收雨情水情预警等信息。